零点看书

首页 足迹
字:
关灯 护眼
首页 > 大宋举重冠军 > 第63章 :开源!

第63章 :开源!(1/1)

  “啪啦啪啦!”爆竹声噼啪做作响,点点火星溅出,在空中开出一朵朵娇艳的花儿。

  地上铺满了红色的“花瓣”,喜庆至极。

  陈昭也笑着在一旁鼓掌,不为其他,只因为车家炭行在雁门县落地建厂了!

  福利待遇向开封看齐,只是工钱低了三分之一,但同时,因为雁门县靠近宋辽边境,能获取大量优质且便宜的羊肉,陈知县又向官家请示减免了赋税,粮食的价格也低,大伙的生活开销少。

  车家炭行开出的薪资就显得尤为不错了。

  当然,车家炭行为什么选在雁门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,肯定是因为这儿人杰地灵、社会稳定、政治清明啦!

  和陈昭陈知县没有半毛钱关系,车家炭行在这儿建得厂子绝对没有官商勾结的情况,一点都没有!

  “陈宫使,在下做的事情您满意吗?”车济车员外对陈昭的事很是上心,派来了他的得力干将韩宜来辅佐相关事宜。

  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。

  陈宫使,多么熟悉而陌生的称呼啊,想来还有几分亲切。

  陈昭问道:“车员外近日还好吧?”

  韩宜恭敬地回答道:“托您的福,车员外他吃嘛嘛香,近日还有精力纳了两房小妾。”

  好得不能再好了!

  衣食住行,车济就牢牢地掌控了开封百姓们的“食”!

  哪个富贵人家不用“乌金”?哪个平民百姓不用蜂窝煤?

  这时车济才感受的陈昭的高瞻远瞩。

  资本是逐利的,资本是贪婪的。

  当初,要不是陈昭拦着,真叫车济把蜂窝煤卖出了八十文一秤的天价。

  开封城外采煤、挖煤那么多产业,那么多工人,他如何隐瞒得住?

  叫赵恒看到了这么低廉的东西能卖出如此高价,心里怎不会动歪心思?

  要知道那时的赵恒为了修玉清昭应宫,可是想钱想得快疯了!

  但现在呢?

  蜂窝煤的价格经过大规模开采后,技术逐渐成熟,陈昭之前教工人们识字,也在此刻发挥了作用,他们改进了采矿之法的不足,大大提高了效率。

  现在一秤蜂窝煤的价格已经低至四十三文了!

  各种物料、人工成本加起来,都只要四十一文!

  他们只赚两文钱,两文钱!

  但开封六七十万级别的人口数量,车家炭行一日都有稳定的七十贯左右的收益,一年也有两万五千多贯!

  官家能保证蜂窝煤被官府拿去后,价钱能比车家炭行更低?

  赚钱的买卖在乌金!

  陈昭这一招,将上上下下都伺候得舒舒服服的。

  尤其是去年冬天,蜂窝煤可立了大功!

  车员外还自掏腰包,拿了五万秤蜂窝煤出来接济开封的福田院、养济院等,也就两千五百多贯,但名声可大大滴好了起来。

  现在车济走在街道上,哪个见了不得恭敬地叫上一句“车员外”?

  情绪价值拉满了!

  对于陈昭的所有决定,车济都深信不疑,即使他远在雁门县。

  这不,才两个多月就弄死了一批人,牢牢地占据了雁门县生态位的C位。

  陈宫使带他做项目,那是给他老车面子,就算不赚钱,甚至是亏钱也要去!

  要不是开封这边的商人们只认他车济,不然,他都要跑过来亲自管理雁门县的事情。

  陈昭的面前是一座座窑炉拔地而起,开始吞吐煤炭,把它们炼成“乌金”,释放出滚滚浓烟,夹杂着刺鼻的气味,直冲云霄。

  环保去你马!

  再接着,炼钢场,也会落于此处。

  至于玻璃...陈昭暂时还没有想法,此等奢靡之物,还是留在开封去祸害那些有钱人吧。

  一个个精壮汉子赤裸着上身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生产中去,他们的肌肉高高隆起,将“黑金”铲入水缸之中,也将铜钱揣进自己兜里。

  实话讲,雁门县人的工价是真的不高,暂时只能是这么个情况。

  雁门县不是煤炭的主要产区,隔壁的煤都快成露天煤矿了,直接动手挖就行,若不是陈昭在雁门县,这桩好差事压根落不到他们头上。

  路途成本是一方面,雁门县的市场太小又是另一方面了。

  完全支撑不起车家炭行走薄利多销的路子。

  卖给周围县城也不太行,河东路在接连的几次宋辽战争中都快打成了一块烂地,首府太原府曾经更是北汉的都城,被宋太宗放火烧了个干净。

  整个河东路都是一副民生凋敝的景象,直到“澶渊之盟”签订后,才开始渐渐恢复生机。

  没多大市场。

  陈昭得想办法把蜂窝煤卖到辽国去。

  虽然从宏观层面来说,辽国人也是中国人,燕京(北京)还在辽人手上呢!

  但未来是未来,现在是现在,咱不以民族为界限,但也得以国家为界限。

  车费、人工什么的就让辽国的百姓承担吧!

  就先苦一下辽国百姓吧!

  至于从他们身上剥夺的利益...当然是用来提高雁门县百姓的生活水平啦!

  然后工业反哺农业,不然都去打工了,谁来种地?

  看着天上飘着的白烟,陈昭的心情很是愉悦,大宋的环境现在可是24K纯天然无污染的,随便排,给地球母亲上点强度!

  陈昭带着韩宜在园区考察,其实也没什么好考察的。

  严桧等人的脑袋现在还挂在县城的城门处,工人们每天进出时都看得见,不敢偷奸耍滑,见着陈昭对他们好就想骑在陈昭脑袋上拉屎。

  韩宜也是深度参与过煤炭的加工与生产的人物,不是“一把抓”,但是真正下过基层的人物。

  各种规章制度,还有如何与这群前一秒还在田里刨食,下一秒就要上工地做工的工人们沟通,他都了然于心,是陈昭真正需要的帮手。

  “车员外帮了我大忙啊!”陈昭赞叹道。

  一句话把两个人都夸进去了。

  “哪里哪里,都是陈宫使指导有方。”韩宜回答道。

  领导夸你,你“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”就行了,真把领导花的饼当了真,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
  就算面对陈昭这等盛名在外的角色,韩宜也保持着自己的行事准则。

  陈昭也没多想,正常的恭维罢了,陈昭已经听惯了。

  只要自己不要当真就行了。

  说实话,赵恒“天书封禅”的思路其实没错,虽然后世骂赵恒拉低了“泰山封禅”的含金量,这话...骂得没错。

  但就当时赵恒那情况,国内天灾不断、国无少君,自己的一堆亲戚可都睁着眼睛等着他的皇位呢。

  得想个法子凝聚人心才行。

  检阅禁军,或许在其他朝代,是个好法子,但在宋代,至少在宋真宗时期使不得。

  “澶渊之盟”刚刚签订,你就在京师检阅禁军,大宋是想干什么?报仇澶州城下的血恨吗?

  再说了,赵恒被这群武将都快搞出心理阴影来了,也不想去检阅禁军。

  去泰山封禅,重新确立天子的神圣性,是一个妙的法子。

  “澶渊之盟”也勉强说得上是功绩。

  至于会不会被后世诟病?

  都半截黄土埋到赵恒脖子了,你还叫他管后世的评论?

  从结果来看,前期的“天书封禅”确实解决了不少的政治危机。

  真宗借天书降世确立了自己的权威、赵受益健康的长大,政权也有了平稳过渡的希望。

  诸如丁谓、林特这些南方出身的大臣也借着“天书”上位,解决了朝堂上南北势力失衡的问题。

  一场“封禅”运动解决了这多的问题,花了八百万贯...倒也能接受。

  只要朝廷能恢复到往日那淡泊节俭、励精图治的氛围中就行了...

  但人心中的欲望,就像山顶的滚石一般,一旦开始落下,就停不下来了!

  后面事态的发展就不是赵恒能够把控了的,他本人装神弄鬼那么多年,竟也自己当了真...

  误国误民!

  “得引以为戒啊!”陈昭在心里默默感叹道。

  “陈宫使,您怎么了?”韩宜问道。

  陈昭刚刚突然停在原地,也不说话,整个人显得有些呆呆的。

  “没什么。”陈昭摆摆手说道,,朝着园区看了看:“韩员外觉不觉得这煤炭厂是不是少了几个护卫,要不要再找几个人?”

  本来陈昭是可以直接从剿匪队调的,但在处理完严家后,剿匪队就原地解散了。

  所有人全部都编入衙门当吏员,吃上了正儿八经的皇粮。

  至于原衙门的主簿和县尉...

  已经无限期地在家里放假养病了。

  招人做护卫?

  在煤炭厂做工的那个不是精壮的汉子?

  叫他们闲时在工厂内走两圈,这不就是现成的护卫?

  身为大商人的韩宜本能的对这种无故增加成本的行为很是抵触,但世界诸事岂能皆随他意?

  陈昭的意思很是明了,就是想要他在雁门县多招几个人罢了。

  而且陈昭还是车家炭行的大股东之一...

  韩宜找不到理由拒绝:“陈宫使说得有道理,某马上去办。”

  “唉~世事维艰啊!”陈昭叹了口气,说道:“韩员外,雁门县离边境的榷场,带着大批货物行驶的话,可有两天的脚程。”

  “雁门县内盗贼无有,但可不要认为其他地方也是如此。”

  “出了雁门县、越靠近边境越危险,新招的护卫不止可用来看守工厂,等需要押送货物的时候,他们也能出一份力。”

  资本家真是一点亏都不想吃啊!陈昭在为他分析利弊。

  “是。”韩宜回答道。

  见他真的听进去了,陈昭再问道:“韩员外,你以为我们的蜂窝煤卖到隔壁辽国要多少钱一秤才合适啊?”

  蜂窝煤一直只在开封周围流通,很少有到辽国那边的。

  但“乌金”走私过去的可不少,两贯一秤的乌金,在那边轻松就能涨到八九贯一秤。

  嫌贵?

  你嫌贵我还嫌贵呢!

  再高级一点的限定款,几乎都没流落到辽国去,自己家都买不了,哪还有你的份?

  唉~都是钱啊!

  他们走私的都没有给大宋缴过税。

  陈宫使对此很是不满。

  “辽国的冬天比我们这儿都要寒冷一些,冬日的木炭价格高得离谱,能涨到两百文一秤左右,但春夏之间,气温上升,辽国人口有限,每秤木炭只要一百二十文左右。”

  “我建议现在就取一百一十文一秤为妙,冬日时再将价格涨上去。”

  燃料可是生活必需品,价格一下来了,卖的人多得是,但卖得太便宜了,是不是有通敌之嫌疑?

  就比木炭价格低上个十文,有钱赚,也不会让朝廷多想。

  但陈昭的想法就有点天马行空了:

  “韩员外,你说...我们能不能将蜂窝煤卖到六十文一秤?”

  “最好在冬日开始,不限量的倾销!”

  “像弄死开封的炭商一样,弄死辽国的炭商。”

  “然后再花几年时间,将辽国懂得制造木炭的匠人一个个收为己用,或者...干净杀绝。”

  “如此几年后,辽人习惯了便宜的蜂窝煤,也不会有囤积燃料的习惯,只需一个大雪的天气...”

  只需一个大雪的天气,辽国的普通百姓就会无薪可烧,至于山上的木头?

  直接烧多得是滚滚浓烟、大冬天的,木材里面又含有水分,不好烧起来啊!

  再说了,那些树都是大地主的...

  韩宜已经听得呆住了,他只是想赚辽人的钱,但眼前这个年轻人是想要辽人的命啊!、

  但陈昭描述的宏观愿景,他确实听得挺激动的,原来咱们炭商还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?

  韩宜有些意动,要不要试试?

  但陈昭先他一步摇摇头说道:“算了,这不现实,还是按照韩员外你说的办吧,我相信你。”

  愿望是美好的,但现实是残酷的。

  辽人没了燃料取暖,猜猜看他们是坐在原地等死,还是抄起家伙南下?

  反正牛羊熬不过这个冬天,那正好用来充当军粮!

  宋人想往北打,可是要沿途攻克重镇,但辽人南下可就是一马平川!

  燕云,燕云!

  陈昭可不觉得大宋的军队干得过拼命的辽人。

  老老实实赚钱就好了,毕竟一百一十文一秤的话...

  每秤陈昭可能赚上六十多文!

  陈昭赚了钱,辽人有了便宜点的燃料,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!
热门推荐